碳酸钙发展情况及市场分析

来源: 桂林矿机时间: 2023-11-27 10:33

一、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2018-2022年,我国碳酸钙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前景良好、制造业扩张、外商投资不断放宽。虽然碳酸钙下游产业在2020年初遭受了疫情的冲击有所萎顿,但至2020年第二季度已逐渐恢复,截止2022年国内碳酸钙行业市场规模为278.73亿元。

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一大碳酸钙生产国和消费国,其碳酸钙市场规模约占全球30%左右,并正在稳步迈向碳酸钙生产强国。由改革开放初期的遍地开花逐渐走向集聚布局、集约化发展;由粗放式、要素依赖的发展模式走向内涵式、创新驱动的发展新路;由靠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发展逐步走向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在技术装备上由原始的作坊式生产发展到目前的现代化企业;产品质量和品种数量可基本满足下游用户需求。

中国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粘合剂和密封剂、橡胶、油漆和涂料的制造国和消费国。大多数塑料、粘合剂和密封剂以及油漆和涂料被汽车和建筑行业消耗。随着下游塑料制品、汽车等终端用户行业的持续需求增加,预计2030年国内碳酸钙行业市场规模将增加至365.95亿元。

20231122

2、供应情况

我国碳酸钙矿产资源丰富,储量约为542亿吨。在我国多个地区都有碳酸钙资源分布。中国东北产白云石,西藏、山东、江苏、宁夏、山西产石膏,浙江产萤石,云南产大理石。此外,中国还有大量的冰洲石和方解石。可以说除上海、香港、澳门外,每个省都有分布。国家关于碳酸钙的原材料也有专门调查的数据,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达43.8万KM2(未包括西藏和台湾),约占国土面积的1/20,其中能供做水泥原料的石灰岩资源量约占总资源量的1/4~1/3。全国已发现水泥石灰岩矿点七、八千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1286处,其中大型矿床257处、中型481处、小型486处(矿石储量大于8000万吨为大型、4000~8000万吨为中型、小于4000万吨为小型),共计保有矿石储量542亿吨,其中石灰岩储量504亿吨,占93%;大理岩储量38亿吨,占7%。

数据显示,我国碳酸钙产量由2018年3473万吨增至2022年4010万吨。为了满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风景旅游等方面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我国碳酸钙产量增速未来将会放缓。

目前围绕碳酸钙资源矿产地,我国逐步形成了广西贺州、江西永丰、浙江建德、河南南召、广东连州、浙江衢州、安徽池州、河北井陉、湖南临武、四川宝兴等多个碳酸钙产业基地。但受资源、技术、资金、场地、成本控制等限制,相比国外欧米亚、英格瓷、邱博等龙头企业,我国本土碳酸钙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技术落后,产业层次低,自主创新不足,竞争力不强,主要为中低端产品,仍不是碳酸钙产品强国。

3、需求情况

碳酸钙的需求动态与造纸、汽车、塑料和建筑行业的趋势密切相关,这些行业的特点是高度周期性。2020年,新冠肺炎危机期间,主要终端市场首当其冲受到经济衰退和商业不确定性的影响,对市场的影响仍然相当明显。碳酸钙产业也同样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疫情的控制,情况在好转。在外部政策调整和内部竞争压力的双重驱动下,碳酸钙行业发展模式也将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将依靠科技进步、运用先进装备和技术、借助产业园区,向规模化、集约化、低能耗、低排放方向发展。

在油漆和涂料领域的需求预计将由国内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上升来推动。作为碳酸钙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涂料市场的潜力依旧有待挖掘,现在国内高附加值的碳酸钙产品依旧较少,如涂料用纳米碳酸钙主要是汽车底涂,还有很多细分领域没有打开。不过,国内发展比重较大的建筑涂料及其专用碳酸钙现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如广源化工生产的涂料用湿法研磨重质碳酸钙已经在国内外范围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由于造纸、涂料、塑料、橡胶等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重质碳酸钙、轻质(纳米)碳酸钙等碳酸钙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2022年国内碳酸钙行业需求量为4112万吨,同比增长4.74%。

二、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重钙

随着相关应用领域和下游产业需求的发展和变化,重质碳酸钙已由最初d50= 74 μm和d97=45 μm为主的细粉发展到超细粉、超细活性粉。随着市场对超细粉需求量的增大和质量要求的提高,超细重质碳酸钙在总产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目前已达到重质碳酸钙总产量的40%左右。重钙是典型的低碳、环保型非金属矿产品,因此,转型升级过程中,重钙应用比例进一步增加将是必然趋势,2022年中国重质碳酸钙市场规模为136.99亿元。

2、轻钙

轻质碳酸钙的生产是化学反应过程,生产的工艺流程长,能耗大,污染较严重。特别是采取间隙式碳化生产,不但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制约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从我国塑料、涂料、油墨、医药、橡胶及造纸的高端用户看,很大一部分使用的是属纳米级的专用产品,发展微细专用碳酸钙(即纳米级超细碳酸钙)产品是近期我国碳酸钙行业加快技术进步,获取更高技术附加值得主攻方向。纳米级超细碳酸钙已成为轻质碳酸钙的发展方向,2022年中国轻质碳酸钙市场规模为141.74亿元。

三、行业竞争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碳酸钙行业发展偏重于轻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行业整体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企业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广西、广东和河北等省份,大部分行业内企业相比国外领先企业来说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市场集中度不高。

我国碳酸钙资源丰富,目前中国碳酸钙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二位,已成为碳酸钙生产大国,但还不是碳酸钙生产强国。同时,产品的分散度较大,性能稳定性差,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仍需进口十几万吨。国外纳米级超细碳酸钙己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我们所采用燃料主要是煤,而国外,既有用煤作燃料,也有用油和用气,最高品质的纳米碳酸钙多是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

目前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主要有美国矿物技术集团、Omya(欧米亚)、英格瓷、邱博等,国外企业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精良的仪器、良好的品牌信誉,占据了国内大部分高端市场,价格普遍比国产同类产品高 1-3倍。

近年来国内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持续提升,一批实力较强的本土企业也相继涌现,低端、中低端、中端产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内企业占领,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也明显提升,高端产品市场正逐步打破外资企业或其在华企业的垄断局面。包括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桂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恩平纳米碳酸钙生产基地等优势企业,在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性价比方面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也日益缩小,甚至在部分领域逐渐替代了国际品牌。

文章内容来源于观研天下、碳酸钙研究院,文中涉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最近文章